简介:在小说《陈书记心尖尖上的人》中,赵曙曼是主角。她意外成为随行记者,得以与总是身着白衬衫的神秘领导近距离接触。赵曙曼以极其专业的态度为他服务,尊称他为“您”,并将他视为楷模。然而,她并不知道,自己的这种敬重竟让那位外表沉稳的领导感到颇为困扰。
陈书记先后去了日间照料中心的活动室、阅览室、淋浴室,还特意去了卫生间仔细察看。
日间照料中心的活动室种类齐全,阅览室光线充足,淋浴室水温刚好,卫生间里配有各种无障碍设施,处处体现人性化设计。
如果细看,是可以看到崭新的淋浴室。
如果细闻,是可以闻到刚装修的味道。
陈书记眼睛扫过,鼻子闻到,却未提出,只是在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的解说下,点头认可。
在休息室,他坐在三三两两的老人旁边,脸上常挂着的清俊冷冽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平易近人。
川剧一般的变脸功夫。
“大爷,白天在这感觉怎么样?”陈书记开口问。
“挺好的,吃得好,睡得好,不舒服了还能给医生打电话。”大爷笑笑。
提前安排好的调研地点,安插几个正能量的群众,积极回答领导问题,也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人老了,吃得好、睡得好,就是福气。
“你就是本村人吗?”陈书记继续提问。
“是嘞,我就是郑村的,爷爷奶奶那一辈就来了。”大爷知道他是领导,丝毫没有怯场。
“村里近些年变化大吗?”陈书记追问。
“变化大呀,环境一下子就好了,家家户户住新房子,逢年过节村里给发钱,娃娃考上大学也有钱。”
“给发多少钱呀?”陈书记打破砂锅问到底。
感受可以想说就说,个人利益不会撒谎。
“娃娃考上大学每人五千,中秋、端午、过年每人六百。”大爷掰着手指头数。
大爷说得真挚又激动,看得出来,日子是真的好起来了。
陈书记满意地点点头,旁边站着的县*书记也随之而笑。
此情此景,充分说明,他这官儿是当明白了。
果然,回程的考斯特里,陈书记肯定了县*书记王庆红的工作。
又和他说,一会下车留一下。
县委书记连连点头,不知道还有什么好事等着他。
等领导们都下车了,车上只剩下陈书记、赵凯旋、王庆红。
赵曙曼心有所感,要提到烂尾楼了。
具体怎么说的,她不太清楚。
只是听到大姨父抱怨,那天晚上,县里开会开到凌晨四点,外地的开发商都赶回来了。
三天后,烂尾楼就小范围开工了,听说年底能先交一批房。
今天对赵曙曼来说,是很重要的。
她起一个大早,拿出昨晚就提前准备好的套装。
白色休闲衬衫搭配卡其色中裙,梳成利落的粗马尾,看着明艳又干练。
小记者赵曙曼今天终于要转正了。
他们同一批校招进来三个记者,梁薇和赵曙曼一样是文字记者,也都是学新闻专业的。
另一位周浩成是图片记者,学的是摄影专业。
早早去报社,第一个等在会议室,她真的是毫无迟到习惯的好学生、好同志。
其实,转正开会也不需要太紧张,毫无悬念都通过。
只是日报社主要领导和其他领导都会在场,小同志们都想留个好印象。
领导们也会轻微点评他们,基本上也都是专业能力好,适应能力强这些好听的话。
然后三个记者表态发言,就算转正了。
说到底,是一个可以预见皆大欢喜结局的必经过程。
三位待转正记者排排坐,跨过大会议桌,对面主位坐着照阳市日报社周常新社长,其他领导位列他两边。
周社长慈眉善目,先是嘘寒问暖,关心他们三个在报社的适应情况,工作状态,生活上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