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《大唐帝国的崛起》一书,以李逸李世民为主角,展开一段传奇穿越之旅。现代历史迷意外成为大唐太子李承乾,睁眼便面临朝堂的突厥挑战。他凭借现代智慧,改革军备,虽遇老工匠反对,却霸气侧漏,毫不退缩;推行新政策时,触动世家利益,他在朝堂上据理力争,寸步不让。随着神秘黑暗势力的崛起,恐怖袭击接连不断,民众陷入深深恐慌,他能否力挽狂澜,稳住大局?登基后,他更是开启征服四方之旅,面对西域、吐蕃、草原、西方帝国及南方岛国的强敌环伺,他又将如何以智取胜,以武立国,铸就一代超级帝国?
然而,李逸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。他知道,新政的推行过程中,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。虽然目前在程咬金的助力下,新政的宣传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,但后续的实施和完善工作,依旧任重道远。
李逸回到东宫后,立刻召集支持新政的官员们,商讨下一步的计划。官员们围坐在桌前,气氛热烈。李逸神色坚定地说:“此次多亏了程将军和他的士兵们,新政的宣传才得以顺利推进。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,接下来,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新政的实施力度,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真正惠及百姓。”
一位官员建议道:“殿下,我们可以在各地设立新政实施监督小组,确保地方官员能够严格按照新政的要求执行,防止出现阳奉阴违的情况。”
另一位官员则提出:“我们还需要持续关注百姓的反馈,根据实际情况,对新政进行适时调整和完善,使其更加符合百姓的需求和大唐的发展需要。”
李逸听着官员们的建议,微微点头,表示赞同。他深知,改革之路没有终点,只有不断前行,不断完善,才能让大唐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,稳步迈向繁荣昌盛的未来。
就在李逸和官员们商讨对策时,一个侍卫匆匆走进来,神色慌张地报告:“殿下,刚刚得到消息,在一些偏远地区,仍有少数势力在暗中抵制新政,甚至煽动百姓闹事。”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,让原本轻松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。李逸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,他知道,新一轮的挑战即将来临,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,以确保新政能够顺利推行,让大唐的改革之路,越走越宽广。
随着新政在大唐各地逐步稳定推行,百姓生活渐渐有了起色,集市上的交易愈发繁荣,农田里的庄稼也在百姓们更精心的照料下茁壮成长。李逸站在东宫的高台上,望着长安城内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,心中却并未满足。他深知,新政只是解决了当下的一些问题,而培养人才才是国家长治久安、持续繁荣的根本。于是,他将目光坚定地投向了教育领域,决定大力发展教育,创办新式书院,为大唐培育更多的栋梁之材。
李逸对书院的建设极为上心,亲自四处选址。他踏遍了长安周边的山川河流,最终在长安城外风景秀丽的骊山脚下,找到了一块绝佳之地。这里山清水秀,绿树成荫,空气清新宜人,远处山峦起伏,云雾缭绕,仿佛人间仙境。李逸站在这片土地上,心中勾勒出书院未来的模样,他相信,在这样的环境中,学子们定能潜心求学,茁壮成长。
书院的设计方案经过了李逸和一众学者、工匠的反复商讨与精心构思,融合了古今之长。整体布局采用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,飞檐斗拱,雕梁画栋,尽显古朴典雅之美。庭院中,假山池沼错落有致,花草树木相得益彰,营造出宁静祥和的学习氛围。同时,李逸还大胆引入现代化的教学设施,如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了先进的教学用具,藏书楼收藏了丰富的古今典籍,还有专门用于实验和实践的场所,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