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小说《苏绣安年》以郑荣为主角。在秦末汉初的风云变幻中,霸王别姬的故事虽悲壮,但郑荣与钟良儿的深情却同样引人入胜。郑荣,这位西楚的忠诚武将,在项羽麾下立下赫赫战功,始终如一地忠诚于项羽。即便项羽兵败,他也始终不改初心,虽受排挤,却矢志不移。苏轼曾赞美道:“仓黄不负君王意,唯有虞姬与郑君。”他与钟良儿之间,一幅精美苏绣轻轻描绘出他们爱情的细腻与深厚。
良久,良儿轻轻合上书信,默默备好笔墨竹简。泪水不受控制,一滴滴落下,洇湿了案几。但她深吸一口气,强自镇定下来,提笔蘸墨,缓缓书写。
信中写道:
夫君,我深知你心中大义,亦明白你此举缘由。虽说对于你投身他国事务,我难以认同,可面对外敌入侵,你奋起抗击,保家卫国,我定当全力支持。前线战事艰险,危机四伏,你务必时刻保持防备,留意安危。于国家而言,或许失去一位令尹,仍有中兴之望;但于我而言,你是我生命的全部,若是失去你,这世间便再无意义。在我心中,你重于万物,无可替代。
良儿敬上。”
荥阳这边,楚军将士皆思念家乡,但战事紧张,无人敢懈怠。众人坚守岗位,盼着早日破敌,荣归故里。郑荣身为令尹,更以身作则,不敢有丝毫松懈。收到家书时,他反复斟酌,心酸且无奈,始终不知该无法下笔。
项王察觉到郑荣的异样,邀他至中军营,关切问道:“荣儿,想家了吧?”
郑荣惊讶道:“项兄,您怎知我心思?”
项王感慨道:“起初我不懂,经你上次点拨,也体会到这儿女情长了。”
郑荣问:“儿女情长?项兄,莫不是……虞姐姐?”
项王点头:“明白就好。快收拾行装,回去成婚吧。给你两个月时间,军中事务交令常代理。现在对峙,你心思不在作战,回去也好。”
郑荣连忙道谢,而后赶忙通知钟离信收拾行装,打算次日交接后便回乡成婚。
当晚,汉王登上城墙,嘲讽道:“莫不是我高估了项籍?他也不过如此嘛。”
随即,汉王灵机一动,下令城中十万守军,半数出城偷袭楚军,半数留守。
汉军士兵接过“枚”,放入口中,用牙咬住,两端绳子绕过脖子后系紧,低头保持安静,呼吸声微弱。马夫们用厚实柔软的布片裹住马蹄,再用绳子固定,确保不会松动。
深夜,汉王率部分人马从南门悄然出发,兵分三路,直扑楚军营地。此时,楚军营地已不见火光。汉军蹑手蹑脚,朝着楚军防守薄弱的侧翼潜行。
他们脚步极轻,脚掌缓缓落下,身体前倾,重心移至脚尖,再慢慢贴地,像踩在薄冰上。身体压低,弓成虾米状,膝盖弯曲,小步挪着,生怕发出声响。
一入营地,前锋迅速散开,挥刀砍向毫无防备的楚军哨兵。后续部队紧跟其后,点燃火把,大声呐喊,楚营瞬间火光冲天。睡梦中的楚军被惊醒,汉军屠刀已然落下。
楚营顿时陷入混乱,好在郑荣与钟离信正在收拾行装,无心睡眠,急忙叫醒项王,禀报了这突如其来的夜袭。项王迅速稳定中军,组织起防御力量。楚军士兵手持长戟,有序列成方阵,稳步推进,以长戟逼退汉军,同时派遣精锐从侧翼迂回包抄。
汉王见势不妙,惊慌喊道:“这怎么可能?说集合就集合,楚军到底什么来头?”汉军试图突围回营,却发现后方已被楚骑兵重重包围,包围圈越缩越小。
汉王不再躲避,率全军拼死抵抗。只见项王派一支部队佯攻汉军左侧,汉王急忙调右侧兵力支援。不想这正中项王声东击西之计,楚军骑兵迅速从右侧猛攻,汉军防线瞬间被轻松突破。
两军陷入混战,汉军单兵作战远不及楚军,很快便陷入绝境。汉王身旁十余壮士拼死掩护,才让他突出重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