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《三国之穿越风云》的主人公是林羽,他本是位钟情于三国历史的现代白领。一次在参观三国文物展时,他被一束奇异光芒环绕,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东汉末年。穿越后醒来的林羽发现自己正站在一片荒凉之地,惊愕之余又难掩心中激动,于是他决定朝着远处炊烟的方向前行探索。在路途中,他巧遇流离失所的百姓,林羽用他友善的举止和来自现代的智慧,赢得了其中一位长者的信赖,还得知附近的新野小城频繁受到黄巾军的侵扰。得知这个消息后,林羽毫不犹豫地决定奔赴新野。
关羽率领守军奋勇抵抗,他站在城墙上,威风凛凛,青龙偃月刀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。“东吴鼠辈,竟敢来犯荆州,关某在此,定叫你们有来无回!”
东吴军队在关羽的猛烈抵抗下,进展缓慢。而此时,赵云率领的奇兵已悄悄绕道东吴后方。他们趁东吴后方防守空虚,一举袭击了东吴的粮草营地。
东吴军队得知粮草被劫,顿时军心大乱。周瑜心急如焚,他深知若继续进攻,东吴军队将陷入绝境。无奈之下,只得下令撤军。
林小羽见东吴撤军,松了一口气。但他明白,此次事件只是一个开端,孙刘联盟已经摇摇欲坠,未来荆州与东吴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复杂和危险。
“主公,经此一役,东吴虽退,但他们不会善罢甘休。我们需进一步加强自身实力,同时寻找新的盟友,以应对东吴可能的再次进攻和曹操的威胁。”诸葛亮面色凝重地说道。
林小羽望着远方,坚定地说道:“荆州的命运,我绝不轻易放弃。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,我都将带领荆州军民,在这三国乱世中努力生存,谋求发展,直至实现复兴汉室的目标。”
第二十二章 外交困局
荆州之战暂告一段落,林小羽深知,荆州虽在此次交锋中成功抵御东吴,但自身亦损耗颇多,且面临着更为复杂艰难的外交局势。曹操在北方虎视眈眈,东吴又因荆州之事与己结怨更深,而其他诸侯势力也在观望局势,或谋私利,或求自保。
林小羽在议事厅中与诸葛亮、庞统等谋士长谈,商讨应对之策。诸葛亮叹道:“主公,如今荆州外交,可谓四面受敌。曹操方面,其虽新败,但根基未损,且对荆州怀恨在心,必伺机而动。东吴经此一役,虽暂退,然其夺荆州之心不死,周瑜等主战派定会再谋计策。至于其他诸侯,如益州刘璋、汉中张鲁等,虽表面中立,实则各有盘算,或与曹操暗通款曲,或欲在荆州与东吴争斗中渔利。”
庞统点头道:“军师所言极是。为今之计,我们需主动出击,打破这外交困局。其一,可派人前往益州刘璋处,晓之以利害,劝其与荆州结盟。益州地势险要,物产丰富,若能得其相助,我荆州在西南方向可无后顾之忧,且可形成对曹操与东吴的战略威慑。其二,对汉中张鲁,可采取拉拢与防范并行之策。张鲁以五斗米教治民,其势力不可小觑。我们可派遣使者,送上厚礼,表明荆州愿与其和平共处,互市互利,同时在荆州北部边境加强军事防御,以防其倒向曹操或东吴。”
林小羽沉思片刻,说道:“二位先生之策甚好。然荆州与东吴关系破裂,已失长江下游之屏障。我意,可在荆州东部沿江地区修筑坚固堡垒,配置强弩劲炮,以抵御东吴水军之再次来袭。同时,加强水军建设,训练精锐水师,提高我军在长江之上的作战能力。”
商议已定,林小羽即刻派人分别前往益州和汉中。前往益州的使者乃是简雍,此人能言善辩,且与刘璋帐下一些谋士有旧交。简雍抵达益州后,求见刘璋,呈上林小羽的书信,并说道:“刘益州,如今天下大乱,曹操妄图篡汉自立,其野心昭然若揭。东吴孙权亦对荆州垂涎三尺,荆州主林小羽为保境安民,复兴汉室,愿与益州结为同盟。益州与荆州相邻,若能携手合作,进可攻,退可守,曹操与东吴皆不敢轻易来犯。且荆州与益州贸易往来频繁,结盟之后,可互通有无,繁荣两地经济,此乃双赢之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