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小说《渔民: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》中的主角卫宏,曾服役于精锐特种部队,退役后选择回到故乡的海边,靠海谋生。他手上有一块“实时渔讯”的虚拟屏幕,能够精准捕捉海底的每一个动静,让他不再靠天吃饭。令人惊叹的是,这块屏幕还能持续升级,功能日益增强。卫宏借此不仅自己富甲一方,更让一个曾经衰败的小渔村焕发出新的生机,繁荣更胜往昔。
已经有7.1吨鱼获,最多再装22吨左右,还有很大的空间。
然而,一般情况下,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航行安全,在远海,一般人都不会装到30吨鱼获,最多不会超过25吨,这样一来可就没有22吨的空间,只剩下18吨左右。
而一网下去18吨鱼获,别人想要捕到可不容易。
千万不要忘记了。
卫宏可是拥有实时渔讯的人,第一网他只是小试牛刀而已,争取一个开门红,可不代表着这个开门红就要开得多大,完全可以第二网的时候再爆网,那可就是在开门红的基础上来个大惊喜,快乐绝对会翻倍。
大海茫茫!
想找到鱼群,说容易也容易,说难也难。
不知道是远海的渔业发达,还是好运降临。
渔-宏泰号航行只有半个小时,就遇到一个大鱼群。
“下大网孔拖网。”
卫宏通过对讲机传讯,尽管实时渔讯虚拟屏幕无法显示是什么鱼类,只显示红点,可并不代表着其他的信息未知,从红点的大小还是可以判断出来鱼是大不小,这一次显示的红点就相对比较大,绝对是属于比较大的鱼类:“注意安全…我要大角度调整航向了。”
“明白!”
卫二叔回复,传达情况。
渔船甲板上重新忙碌起来,只是所有人在忙碌的同时,也腾出一只手抓紧周遭的东西,以免渔船大转向给甩出去掉海里。
这一次没有玩海上大漂移,转角没那么大,也只一会就重新回正航向。
平稳下来,可以双手作业,速度快上不少。
有第一次下网的经验,第二次可熟练许多。
如果有去计时的话,就会发现,整个下网过程比第一次下网节省了十几分钟之多。
下网拖行一段。
拖行的时间延长,全网下海拖行有二十多分钟之久,要是从拖网开始下水计起,绝对超过半个小时。
傍晚五点三十五分!
“开始收网!”
卫宏见鱼群入网,果断下达指令,可也有后续的下一步指令要下达。
……
“开始收网!”
卫宏只能看到鱼群的情况,可看不到拖网的情况,可根据鱼群的情况是可以判断出来鱼群是否撞网,当鱼群扎堆无法向前再游的时候,就表明被挡住,自然是被拖网给挡住了,等同于撞网,而现在鱼群已经撞见,他更关注的还是鱼群的后方:“收网的时候滚轮机开最低速,慢慢往上拉,不着急。”
“滚轮机最低速。”
卫二叔重复一遍指令,确保没有出错,可还是很不理解的问一声:“确定是最低速吗?”
“确定。”
卫宏进入工作状态,可不会跟自家二叔客气,也说明一下情况:“鱼群只是初步撞网,后方还有鱼,慢速可以捕到更多的鱼。”
“好!”
卫二叔这回没有任何疑问,任何人都没有侄子更了解海里的情况,因为船岛上驾驶舱有探鱼设备,看得更清楚。
“……”卫宏没有再多说些什么,果断关闭发动机组选择了停航,视线却没有落到探鱼设备的小屏幕上,而是落在虚拟屏幕上,观察着鱼群的一举一动,这个过程他非常耐心。
时间在一点一滴的流逝。
也不知道是过去十分钟还是二十分钟。
“滚轮机加速。”
卫宏显得有一些急促,说话的口吻完全不同:“开到中速,并且很快还要再加速,开到高速。”
滚轮机有三个档位,分别是低中高速。
“已经开到中速!”